您知道贴春联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吗?您又知道贴春联的“良辰吉日”是哪一天吗?
今儿咱就趁着大年三十的一大早,家人朋友们正准备贴春联之际,给大家科普一下......

首先,贴春联的风俗是怎么来的?
其实最早贴春联的传统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,那时候人们会把两位神仙神荼与郁垒(传说中能制服魑魅魍魉的两神人),写在两块桃木板上,然后挂在门口,如此便能够辟邪祛灾,迎福纳吉。
你像宋朝的王安石在诗中就曾写到:
千门万户曈曈日
总把新桃换旧符
说白了即:一开始人们“贴”的其实并不是春联,而是桃木“字”,其动机也不是为了喜庆,而是象征性的避祸消灾。

而春联这个词其实最早出现在明朝,并且其中还有一个传说小故事:
说有一年除夕之前,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意旨:“”公卿士庶家门口,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。”
简言之即:达官贵户,有条件的人家这门口必须贴春联,到时候俺老朱定会微服巡查,到时谁没贴,嘿嘿......走着瞧!
后来,咱们的老朱同志可真没“食言”,大年初一一大早,便就真的在偌大个南京城开启了微服私访的“巡查”模式......公卿士庶家门口挨个巡查,看到写的好的就大家赞赏,写的不好的就给个瞪眼杀,然后让随从记下家主名字:看俺老朱年后不办你——
可令他气愤的是,还没巡查几户,竟然就发现了有一个姓王的大户人家,这门上竟然什么都没贴,光溜溜的,啥玩意都没有:
这分明就是不把我老朱放在眼里吗?查,必须一查到底!
然而,后来一查才知道:
原来这是一个杀猪,做猪肉买卖的商户,因为过年这几天太忙,一时半会的竟然把贴春联这茬给忘记了。
知道原委后的朱元璋也不好在追究,便当即招来笔墨纸砚伺候,亲自为这家题了一副对联:
双手劈开生死路,一刀割断是非根
横批:挥刀人生

......还别说,这老朱虽然不识几个字,但对这春联还是颇有一番研究的。
最后,这事传开了,大家也都知道了对联是皇上写的,于是便都跑到王屠户家门口去看,可谁知这王家竟然把这幅对联当墨宝一样给供奉了起来,而门口对联早已换成了仿制品。
不得不说,这王屠户真会做人,甚至咱都开始怀疑他这门口不贴对联是不是故意而为?
再说,当朱元璋在听说这事后,顿时龙颜大悦,当即便好好的赏赐了王屠户一番。
自此之后,这过年贴春联的风俗便流传了下来。

再者,这贴春联的“良辰吉日”到底是哪一天?又该怎么贴才最好?
一,贴春联的“良辰吉日”到底是哪一天?
答案是: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八,二十九,三十都可以。
但最好还是大年三十最好,因为腊月二十八,二十九传统上来讲应该是:贴花花。
另外即使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贴春联也还是颇有讲究的:
最好是在中午头,十二点之前贴完,最迟不能拖到下午三点......
如此才能完美的寓意红红火火,顺顺利利!
二,春联怎么贴才算最好?
除了时间外,贴春联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:
春联它是分上下联的,可千万不要贴反了。
比如说有一些春联它暗含时间,春夏秋冬,冬去春来啥的,那便更要注意。如果没有时间,就是用平仄来分,即:音调三四声为仄声,一二声是平声。
一般来说,仄声是上联,平声是下联......
您记住了吗?

最后是总结:
旧的一年即将过去,新的一年即将来到,咱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:
新年快乐,龙年吉祥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