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,福建省辖地级市,地处福建省东南部。下列文字是“泉州故事”。
一、位置
北:福州;
南:厦门;
东:台湾省。
二、气候
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气候条件优越,气候资源丰富,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
三、民族
泉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除汉族外,还有48个少数民族,这48个少数民族是回、蒙、藏、维吾尔、苗、彝、壮、布依、朝鲜、满、侗、瑶、白、土家、哈尼、哈萨克、傣、黎、僳僳、佤、畲、高山、水、拉祜、东乡、纳西、景颇、土、达斡尔、仫佬、羌、布朗、毛南、仡佬、锡伯、普米、怒、塔吉克、乌孜别克、俄罗斯、鄂温克、德昂、保安、京、独龙、鄂伦春、门巴、珞巴族。主要以回族、畲族、苗族、蒙古族居多。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陈埭[dài]、惠安白崎和鲤城近郊等地;畲族主要分布在德化、安溪和惠安等地;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泉港涂岭等地。
四、我去过的景点
(一)南沙天后宫: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,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,依山傍水,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,殿宇辉煌,楼阁雄伟,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,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,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,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,被誉为“天下天后第一宫”,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。天后圣像高达14.5 米,屹立在天后宫广场正中。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,殿中香烟袅袅,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。
(二)崇武古城: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,濒临台湾海峡,系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。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、俞大猷视师崇武,北城门横眉石刻“威镇海邦”传为戚所书。清顺治八年郑成功驻此抗清,传有“马蹄石”遗存。
(三)蔡氏古民居: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,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。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。 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,主体建筑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,左右为卷棚式厢屋,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。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,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。建筑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种题词。
(四)开元寺: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,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,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。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,初名莲花道场,开元二十六年更名开元寺。现存主要庙宇系明、清两代修建,南北长260米,东西宽300米,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。
五、笔者所见所闻
(一)泉州,简称“鲤”,别名“鲤城”、“刺桐城”、“温陵”。
(二)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,被评为“国际花园城市”、“国家园林城市”、“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”、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”、获得“联合国”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。
(三)泉州历史悠久,周秦时代就已开发,公元260年(三国时期)始置东安县治,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,宋元时期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,被马可波罗誉为“光明之城”,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、东亚文化之都、联合国唯一认定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、拥有著名的“泉州十八景”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“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”定址泉州。
(四)泉州的市歌为,谷建芬谱曲,陈日升作词的《蓝蓝泉州湾》;市花为五代时的节度使留从效,为了扩建泉州城廓,曾环城遍植刺桐,再后来,刺桐高大、繁茂、花红似火,成为泉州一大特征。故此,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;市树为刺桐树。
(五)泉州市辖区域内主要火车站有:泉州站、泉州东站、晋江站,来南平之前先确认到哪个站。
(六)泉州被誉为“世界宗教博物馆”,泉州的宗教有道教、佛教、伊斯兰教、景教(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)、天主教、印度教(婆罗门教)、基督教、摩尼教(明教)、日本教和拜物教、犹太教等诸多宗教,其宗教传播历史悠久、史迹丰富。
(七)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,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,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。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;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—灵山圣墓;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。景教(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)、摩尼教、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。19世纪末叶,基督教、天主教再度传入。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游泉州时感慨“此地古称佛国,满地皆是圣人”这是对泉州宗教最好的诠释。
六、泉州好吃的
特色小吃主要有:特产主要包括:肉粽、猪脚、扁食、肉燕:、猪血、卤面、拌面、煎包、包子、水饺、牛肉、羊肉、狗肉、永春白鸭、炒田螺、啾啾螺、醋肉、绿豆饼。 等等,对于外乡人来说,口味新鲜独特,值得一尝。
七、泉州特产
安溪铁观音、永春芦柑、红膏蟹、浮果、安溪柿饼、高台蜜柚、德化黑鸡、泉州和福眼龙眼、衙口花生、永春椪柑、福前芦柑、德化陶瓷、纸织画、泉州刺绣、脱始漆器、惠安木雕、永春漆篮、惠安影雕、安溪铁观音、黑乌龙茶、水仙茶、人参乌龙茶、梅占茶、牡丹花茶、永春佛手茶等。
华侨大学、泉州师范学院是泉州不错的大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