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衡传:“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”,三辅是什么地方?为什么叫三辅?
三辅指汉长安京畿地区,即今陕西中部。汉武帝时期,任命了三位官员来管治这片地区,其管辖的范围分别以他们的官职命名为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。后世就把这三个地方统称三辅,泛指长安和附近地区。
这个解释,看似合理,但“辅”从何来?又不太清楚。直到看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才恍然大悟,谭先生早已经把答案写在了西汉时期全图一页。
地图中,没有使用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这些大家熟悉的西汉地名进行标记,而是用京辅都尉、左辅都尉和右辅都尉,三个没有被注意的地名(治所),用意是不是很明显了?三辅的真实起源,应该是和京辅都尉、左辅都尉和右辅都尉这三个地名相关。
再去看看司隶部图。西汉把天下按照战国时期《禹贡九州》,细分为十三个监察区,由刺史去负责刺察辖区内郡县官吏的违法情况。而把长安京畿和周围的河东郡、河内郡、河南郡、弘农郡四郡则交给一个司隶校尉,由他来巡察这些地方的官员和京城内王公大臣的违法活动,以及整个地区的治安和一些民生事宜。因此,西汉司隶校尉巡刺的地方,也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司隶部。
上面这个图,可以看清楚京辅都尉、左辅都尉和右辅都尉和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的关系了。也可以参考我另外绘制的一个示意图:
最后,再简单介绍一下,从秦朝到汉朝,这些官职地名的演化。
首先,秦朝建立后,专门任命了一个内史,来管理这片地区。习惯上,也把这个地区称为内史(地)。
本来《周礼》春官有一个内史,掌书王命。隋就是以中书令为内史,实为宰相。但秦始皇用内史作为京师的地方行政长官,和《周礼》毫不相干了。
考虑到内史管理的地域广大、人员复杂,汉景帝就分内史为左、右内史,与掌封爵事的主爵中尉一道,三人共同治理长安城和附近地区。不久,改中尉为都尉,于是就叫主爵都尉了。
右内史辖境约长安以东、渭河以南及灵宝西,左内史辖境约在长安渭河以北、泾河中下游,主爵都尉大约是长安西部到宝鸡一带。
汉武帝不喜欢内史这个周官名字,太初元年(前104年)改右、左内史、主爵都尉为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。
京兆,天子所居,大众所聚;尹,治官。左冯翊:正确发音是píng,本义指马跑得快,翊,辅佐之意。也有解释冯通“凭”,当取“凭借”之意。“翊”,通“翼”,取“辅助”之义。综合三字含义,是说“左冯翊”位置在东,羽翼京师。同样,右扶风旨在“扶助京师,以行风化”。
按照汉朝官制,在一个王国之内,内史治国民,中尉(都尉)掌武职,丞相统众官。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三者在行政上,相当于西汉王国的级别。因此,对应的,就有京辅都尉、左辅都尉和右辅都尉三个“辅佐”的武官。他们的治所,分别在京兆尹华阴、左冯翊高陵和右扶风郿县三地,负责治安和抓捕,故有汉书记载:“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、御史请之。”
东汉建都洛阳,长安三辅地位已经不像西汉时期那么重要了,故东汉就把三辅改置为郡,京兆尹为京兆郡,左冯翊为冯翊郡,右扶风为扶风郡,长官均改为郡太守了。同时,河南郡改为河南尹,负责洛阳京城治理,司隶部改称司隶校尉州。三国到晋朝,三辅又先后隶属凉、雍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