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市宽城区名称的来历:
- 与 “宽城子” 相关:古代人们依水而居,很多人居住在伊通河边的今日南关地带,那里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区域,出现了宽窄之分的局面,人们把那里叫做宽城子。1896 年沙俄在长春西北的二道沟修建火车站时,将其命名为 “宽城子站”。由于宽城子车站名称的广泛使用,以及设在二道沟的其它俄国机构皆冠以宽城子之名,使得二道沟逐渐被人们称作 “宽城子”。后来这一称呼被沿用下来,成为现在宽城区名称的源头。
- 政区名确定:1937 年,伪新京将长春划为 18 个行政区,在铁路北设宽城区,因宽城子火车站而得名,这是 “宽城子” 最早由约定俗成的地名变为政区名。
长春市宽城区的历史变迁:
- 古代:夏至周代,宽城区是肃慎之地;汉晋时期为扶余属地;辽代归黄龙府辖;金代属上京路的隆州;明代是兀良哈部;清代属郭尔罗斯前旗。1800 年,清政府在长春堡设治理事通判,名长春厅。最初长春厅设立在新立城,到 1825 年,长春厅治所由新立城迁到宽城子(今南关区管内)。
- 近代:1896 年,沙俄取得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后,在二道沟修建宽城子火车站。随后,二道沟形成了占地面积 5.7 平方公里、具有俄式风格的 “特区”。1905 年,日俄战争后,日本取得了俄国手中的长春到旅大的铁路权和铁路附属地。1910 年,日本用 560390 卢布换取原沙俄在宽城子车站建立起的 5.7 平方公里附属地。1937 年,伪新京特别市将长春划为 18 个行政区,今宽城区铁南部分为吉野区、敷岛区;团山堡、三道沟、上台子、小南、宋家洼子一带为合隆区;大屯区(今小房身、杨家粉房一带)。
- 现代:1945 年日本投降后,国民党接收了长春市,今宽城区铁北部分为宽城区,铁南部分为中山区,西南部分为钟华区。1948 年长春解放后,成立长春特别市政府,中山区改称头道沟区,原宽城区名称未变。1955 年 7 月,区名按地名命名,第六区改称宽城区。1957 年 8 月,头道沟区与宽城区合并为一个区,称 “宽城区人民委员会”。此后,宽城区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管辖范围不断变化,一直发展至今。例如 1999 年撤销西广街道办事处,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站前街道办事处管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