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十三陵中的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,坐落在天寿山主峰南麓,是明十三陵中建筑时间最早,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。明长陵是建于明代初年,是明朝在驱逐蒙古后,参照北宋帝陵,力图恢复古代严谨体制而修建的。所以部分建筑略显呆板。
如果你是朱棣,你会造反吗?
明代帝王的陵寝通常都采用前方后圆的布局,方为祭祀区,圆为地宫区,整体规制按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建成。
长陵最前面的建筑是陵门,属于单檐歇山顶建筑,彩画使用琉璃烧制的旋子彩画,小兽数量为三个。十三陵由于各陵园之间距离很远,所以都是分开买票的。
长陵建于永乐七年,与故宫的修建属于同一时期。但具体建成的时间,我查到的资料上,说法都不统一。梁思成先生所著的《中国建筑史》认为“陵以成祖永乐十三年(公元1415年)完成”;而刘敦桢先生所著的《中国古代建筑史》认为“长陵建成于明永乐二十二年(公元1424年);而百度百科写的是“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建成。地面上建筑至宣德二年(1427年)3月基本完工”。我也一时搞不懂,有没有高人指点一下。
过了陵门之后,就来到了第一进的院子。
正对着的是祾恩门,祾恩门后面的建筑叫祾恩殿,是比照着故宫的太和门、太和殿建造的。最早祾恩门并不叫这个名字,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,也就是嘉靖皇帝,又是他。别着急,后面还有呢。祾恩门,其中,“祾”字意为“祭而受福”,“恩”字意为“罔极之恩“。
其实清代皇帝园陵的各种规制跟明代的差不多,只不过清代改叫“隆恩”,这个之后如果有机会去清东陵、清西陵的时候,我们再说。
祾恩门属于一个六柱五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,彩画使用旋子彩画,小兽数量为五个。梁架结构上属于抬梁式中的殿堂造,门内上方铺有天花板。整个建筑是处在一个金刚座的台基之上的。
大家仔细看祾恩门的匾额,匾额上是“稜”,“禾”字旁,而后方的大殿是“祾恩殿”,“示”字旁,这是为什么呢?这你要是在网上查资料,估计找一万年也找不到答案。
其实很简单,写错了。旁边的简介中就写得明明白白。所以说,很多东西啊,你得到实地去看,有些只有去到当地才能知道。
祾恩门前的院子中,东西各有一通石碑,但上面都没有刻字。院子东南角还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碑亭,建于嘉靖二十一年,碑亭里面也有一座石碑,称为“龙趺[fū]碑”,也没有刻字。
其实不光是这里,明代十三陵中,有十二座陵园的碑上就没有刻字,即便是有刻字的朱棣长陵,也是在前方神道区域的“神功圣德碑”上有刻字。
为啥老朱家的这帮皇帝集体学武则天呢?
一种说法认为是皇帝的功劳太大,无法形容,索性就不写了;另一种说法认为,明太祖 朱元璋曾有圣谕 ,说皇陵碑记都是一些儒生的阿谀奉承,不足以为后世子孙敬戒。所以,明朝的官员没人敢给皇帝写碑文了,这责任自然就落到了继位的皇帝身上。比如朱棣的神功圣德碑就是儿子朱高炽撰写的。
据史料记载,明十三陵从第二陵开始的后六陵,最初都没立碑,直到嘉靖年间才用6年时间补齐。补齐之后,按祖训应该由当朝皇帝来撰写碑文 ,但当时的嘉靖皇帝沉迷于声色,对此根本不感兴趣,直到他去世也没写出一篇来。以后的皇帝看到祖宗碑上没有碑文,再立碑时也就空下来不写了。
但是你不爱写,有人爱写啊,况且还是这种碑都立好了的。这不是瞌睡有人递枕头嘛。
是的,在前面神道的神功圣德碑上刻完字的乾隆父子又来了。这次不光是他们两人,顺治皇帝也来刻字了!可能真的是遗传吧。
碑体的正面用满汉两种文字,刻写了顺治十六年的谕旨。
背面是刻于乾隆五十年的《谒明陵八韵》
碑体的右侧,是刻于嘉庆九年的《谒明陵八韵》御笔。
过了祾恩门,我们就看到了长陵的主要建筑,祾恩殿。祾恩殿,原名为享殿,是主要的祭祀区域。其格局之大,仅稍逊于故宫的太和殿,但是在用料方面,却超过故宫的太和殿。
规制上来讲,属于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顶,和太和殿一样。但太和殿原本是面阔十三间,清初改成十一间,而祾恩殿面阔九间,进深五间,取“九五至尊”的意思。彩画上,故宫太和殿是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,祾恩殿是旋子彩画,因为和玺彩画是清初才发明出来的。
小兽数量上,太和殿是十个,第十个是后加的,为了祈求避雷击。祾恩殿是九个。
祾恩殿整体上处在三重金刚座台基之上,这种规制的台基,整个北京只有四个地方存在。一处是长陵祾恩殿;
一处是故宫的三大殿,即太和、保和、中和
一处是祭祖的太庙
最后一处是天坛的祈年殿和圜丘。
在大殿前的台阶上,铺有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丹陛,也是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的道路。很多人可能都会有个疑问,这丹陛石凹凸不平的,皇上走在上面,不搁脚吗?万一摔倒了怎么办?
其实这就跟东宫娘娘摊大饼,西宫娘娘剥大葱一样,皇上锄地使用金锄头还是银锄头呢?
答案是皇上根本就不锄地。
道理是一样的,皇上根本就不用自己走路,是下人把他抬过去的。看到丹陛两边的台阶了吗?这就是抬皇帝的下人走的路。
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啊,丹陛石除了重要的祭祀庙宇外,只有皇帝才能用,亲王都不能用。亲王、太子们家里的主殿前也可以有台基,但不会有中间雕刻精美的丹陛石。所以叫皇帝可以叫“陛下”,叫王爷只能叫“殿下”了。
上了台阶之后,前面的这块空地叫做“丹墀”,是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。朱棣长陵的祾恩殿虽然是比照着故宫的太和殿来建造的,但是整体的气势上还是远远不如太和殿的。就比如祾恩殿前的广场远小于太和殿前的,三重金刚座台基的高度也低于太和殿的,殿前丹墀的大小也小于太和殿。
进入大殿后,正中是一尊朱棣的铜像,重约5吨,是1988年制成的。龙椅的样式明显参考了定陵地宫中万历皇帝的龙椅。定陵我们放到下期来讲。
祾恩殿是长陵中供奉墓主牌位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建筑。大殿使用了六十二根楠木大柱,内部三十二根柱子皆使用整根金丝楠木,其中中央的四根金柱直径更是超过1米。整体的建筑属于抬梁式结构中的殿堂式,梁上铺有天花板,其上的草架完全对称,梁上没有叉手、托脚等构件,只有单纯的横梁和童柱。梁下柱网分内外槽,构建标准对称,没有任何减柱、移柱,屋顶也没有使用推山法,虽然整体上略显古板,但却显得大气肃穆,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巨大木构件。
如果我们回看历史,其实早在先秦的时候,我国就有“祭庙不祭墓”的传统,因而使得祭祀建筑备受关注。古人认为人有三魂七魄,三魂为天、地、人(命),七魄即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。气魄随肉身而成,死后就自然消散了;三魂在死后,天魂暂时关在天牢,地魂进地府接受审判和轮回,人魂游荡在人世间接受祭拜。等地魂轮回投胎后,三魂就会再次相聚,产生七魄。
而祾恩殿就是皇帝死后,灵魂所在的地方。祾恩殿类比故宫太和殿,就是象征皇帝死后即便在阴间仍是主宰一切的帝王。
这里还有个小发现,这是朱棣的一道圣旨。
过了祾恩殿,就是长陵的第三进的院子了。第三进的院子,包括后面的地宫区域,我打算放到下一期的定陵地宫篇一起讲解。
这里是说一点,第三进院子的主体建筑叫做方城明楼,下方为方城,上方为明楼。主要用来放置刻有帝王谥号的石碑。长陵的明楼上,放的是刻有“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”字样的 石碑。
但其实最早刻的是“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”,我们一刻也不能消停的嘉靖皇帝把朱棣的庙号从“太宗”改为“成祖”,并将刻有“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”字样的木套套在原来的石碑,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后来,在万历三十二年五月,长陵的明楼和石碑都被雷电击毁,看来是朱棣也觉得太荒唐了。次年重修的时候,万历皇帝并没有正确领会老祖宗的意思,还是刻了写有“成祖”字样的石碑,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通。
最后,在往回走的路上,我还发现了这个,这个地方谁往出寄信,谁又收信呢?细思极恐啊,兄弟们。真应了那句话,
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无论阴阳,皆为汉土。
——中国邮政 使命必达
原来邮政还肩负着这种使命啊。之前还有人说建议取消中国邮政,取消了邮政,那四通一达谁又能力沟通阴阳两界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