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实验中设置了一个迷宫,迷宫有一个出发点、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(分别为通道1、通道2、通道3)。
实验开始时,将白鼠置于出发点,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。一段时间后,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。
检验时,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,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,观察它们的行为。
当三条通道都畅通时,白鼠会选择第一条通道(距离最短的),也就是说,在一般情况下,白鼠往往选择较短的途径。
在进一步的实验过程中,托尔曼在A处将通道1堵塞,这时发现白鼠选择通道2跑到食物箱。
当在B处堵塞通道1时,白鼠并不象以前形成的习惯那样,先选择通道2,然后再选择通道3,而是避开通道2,马上选择通道3。即白鼠能“顿悟或意识到”阻塞点B是将一通道与二通道同时关闭起来。
由此,托尔曼认为老鼠学会走迷宫并非只是机械的左转、右转的动作联结在一起,而是老鼠会在走过之后把迷津通路中某些特征(方向、与目的地间距离及其间关系等)做为符号标志,并通过对符号之间关系(手段—目的—关系)辨别,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副迷宫通道的整体地图。
而在探索迷宫的路线时,有的老鼠一直不停的跑跑跑,一条不行马上换另一条,而有的老鼠则有时有停顿一下,经历一段安静的时间,然后再次探索。这个区别显示,那些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,要比进入迷宫后体息一阵,学到的少得多。也就是说,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更慢找到较短的路径。
实验结果证明,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,真正的学习阶段,即当你尝试分辨,什么重要、什么该舍、什么该留,是在发生在经历之后的,是在安静地自省时发生的。稍事放松会使你更快的达到某种效果。
心理学家认为,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,包括学习、理解,还有记忆和保留。而安静时才有重现的效果。当我们回想,重现材料时,我们更能去记牢。
请记住,休息时间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帕克.帕尔默的教学著作《教学的勇气》一书中说,“语言不是教育和学习的唯一交流媒介,我们不说话也同样可以进行教育,静谧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说所闻,在真正的教育中,静谧被视为可靠环境,以便让学生进行内省,他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。”
而静谧恰恰是许多文化中所或缺的,罗伯特.M.波西格在《寻找莱拉》中对美洲原住民的人类学进行研究,并把美洲原住民文化与欧洲文化进行对比,两种文化间显著的区别之一是,美洲原住民崇尚静谧,美州原住民可以围坐在篝火边两三个小时,一句话也不说,只是坐在那,互相看着,并微笑,享受美好的时光。反之欧洲文化中,我们很不习惯沉默不语,或是寂静无声,我们总是要打破沉默。